
恒温恒湿室设计原理:
一、建筑平面划分及布局
1. 平面划分区域:缓冲间、空调间、恒温恒湿实验区
2. 建成后,一年四季在恒温恒湿环境下进行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检测工作,上述环境应满足室内环境温度t=18~30°C可调,相对湿度ψ=45%~70%可调,实验室温度控制精度满足20°C±1°C,湿度控制精度满足65±2%RH。
二、地面设计施工
1. 恒温恒湿间防静电地板铺设架空高度为≥200mm,设备间防静电地板铺设架空高度为≥250mm,铺设规格为600*600*35mm高耐磨全钢防静电活动地板,并在该区域铺设一定数量的高耐磨通风地板保证回风需要。
2. 防静电地板下为实验室专用恒温恒湿空调机回风空间,对非专用空调通风区域进行良好隔离。
三、顶面设计施工
1.所有采用微孔铝合金吊顶,均采用规格为600*600*0.8mm方形微孔铝合金吸音吊顶面层,同时采用600*600mm亚光铝格栅灯与之配套。
2.吊顶内为各种管线、消防管道、风管铺设安装区域,对于各个功能区域顶部进行防尘、
防潮处理,并采用20mm橡塑保温棉进行保温处理,保证实验室不受外界环境的影
响同时避免凝露现象。
四、墙面及隔断处理
1.实验室内的墙面采用50mm厚聚苯乙烯彩钢板墙面,由恒温恒湿实验室施工单位负责安装。
2.实验室区域内均采用密封处理,保证实验室的温湿度的波动较小,不会受外界环
境因素的影响。
3.实验室区域与非实验室区域做好隔离处理。
五、门窗设计施工
1.实验室区域门均采用特种定制优质保温门,同时门边均采用密封胶条处理,保证实验室内的温湿度。
2.实验室门M1为900*2200mm双开带玻璃观察窗保温门。
3.实验室门M2为900*2200mm单扇单开保温门。
六、动力照明系统设计
1.按照国家标准《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》和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》等有关规定
要求进行设计。为确保计算机系统设备正常运行,要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,高质
量的电器元件。本设计配电箱设计采用施耐德自动断路器接触器等元件。考虑到
发展,配电设备容量预留用余量50%。
2.恒温恒湿实验室对供电的要求:根据现场提供的供电实际条件,VV-4*16+1*
10mm2电缆引入。
3. 三相线路布置注意三相平衡,根据实际负载进行调节均衡。
4. 照明采用3×18W无频闪嵌入式亚光铝格栅荧光灯,防止眩光,功率因数大于 0.95。
距地面0.8米处平均照度400LX。
供电采用三相分布供电保证三相平衡,
同时避免单相供电产生的交流频闪效应,减轻长期工作时眼睛的疲劳。照明系
统布线采用BV-1.5mm²穿PVC20线管敷设。
5. 墙面插座采用10A/220V标准插座,实验室区域插座安装距地面高度为300mm,
布线采用BV-2.5mm2穿PVC20线管铺设。
七、通风管道系统设计施工
1. 本实验室送风方式采用上送风、下回风方式。
2. 为保证实验室空调系统送风的均匀,以保证实验室内环境温湿度波动小、风
速满足0.25m/s,因此通风管道的设计十分必要,本通风管道系统采用0.8mm镀锌铁皮,
定制加工安装而成,该材料具有绿色环保、 保温效果佳、防火、 节能等优点。
3. 空调上方设计静压箱,保证送风风压、风速、风量等,减少送风噪音。
十、施工注意事项
1. 实验室区域隔断体根据现场实际方位定位下料、施工、充分考虑与混凝土结
构垂直度、平等度。实验室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建筑及装饰各分项
工程规范标准要求。各分项工程必须相互协调、充分考虑其它分项工程及下
一道工序。
2. 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要求根据设计图纸参照国家建筑装饰工程要求。
3. 装饰工程未尽事宜、参照建筑装饰工程有关设计和施工规范结合现场实际情
况施工。
4. 有吊顶内、PVC电线管采用角钢支架吊挂,不得直接放在吊顶上。
5. 所有灯具引下线、地弹至接线盒引线必须穿金属软管并加塑料护口保护
6. 无特殊要求的照明配电箱底边距地板1.5M,恒温恒湿间墙面插座安装在试验台面上,
其他墙上暗装插座距地板0.3M,开关底边距地1.4M。
7. 管内穿线按设计要求,管内无接头,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的导线不能穿在同一管
内。
8. 插座、开关、配电箱安装整齐、牢固、正确、线路起终端按图标号明确。
9. 导线联接采用压接端子并浸锡处理。
10. 电源相线用黄、绿、红颜色,零线用浅蓝色,保护接地用双色线。
11. 其它未尽事宜参照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及有关规范施工。